EN/CN

钢筋绑扎机器人

一、项目背景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捆扎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且对人工的技能要求较高。随着建筑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钢筋捆扎领域,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作的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提出了一种以超轻量仿人机械臂为核心的钢筋捆扎机器人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

设计目标

(1)实现钢筋的自动识别、抓取、搬运和捆扎;(2)提高钢筋捆扎效率,减少人工操作;(3)保证捆扎质量,满足建筑行业标准;(4)机械臂轻量化设计,便于在施工现场移动和部署。

系统组成

(1)超轻量仿人机械臂;(2)视觉识别系统;(3)钢筋抓取装置;(4)自动捆扎装置;(5)控制系统;(6)移动平台。

机械臂设计

(1)采用轻质材料,确保机械臂轻便且运动灵活的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RM75-6F;(2)末端执行器配备钢筋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和搬运钢筋;(3)关节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4)机械臂表面采用耐磨、防腐蚀处理,适应恶劣的施工现场环境。

视觉识别系统

(1)在机械臂上安装高清摄像头,用于识别钢筋的位置和姿态; (2)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钢筋的快速定位和分类; (3)视觉系统与机械臂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确保抓取和搬运的准确性。

钢筋抓取装置

(1)设计可适应不同直径钢筋的抓取装置; (2)采用电磁或真空吸盘方式,实现钢筋的稳定抓取和释放; (3)抓取装置具备自动调节功能,适应不同规格的钢筋。

自动捆扎装置

(1)设计自动送线、打结和切断的捆扎装置; (2)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精确的捆扎动作; (3)捆扎材料可选用铁丝或塑料绳,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控制系统

(1)采用嵌入式控制器,集成运动控制、视觉处理和机器人决策算法; (2)开发控制软件,实现机械臂的自动操作和捆扎流程的控制; (3)软件支持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设置和监控机器人工作状态。

移动平台

(1)设计移动平台,方便机器人在施工现场移动; (2)平台配备电池供电,确保机器人在无电源环境下正常工作; (3)平台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满足机械臂和附属装置的运行需求。

三、项目实施

(1)根据施工现场需求,进行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和附属装置的安装和设计制造;

(2)开发视觉识别算法,并进行现场测试,确保钢筋识别和定位的准确性;

(3)完成控制软件的开发,实现机械臂与视觉系统和捆扎装置的协同工作;

(4)在施工现场安装机器人,并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能够熟练使用机器人进行钢筋捆扎。

四、项目效益

(1)显著提高钢筋捆扎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2)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3)保证捆扎质量,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多种施工现场。


  • 您的称呼*
  • 电子邮件*
  • 手机号码*
  • 公司名称